风寒客于二经,则有头摇、口噤、反张、拘强之证,故名痉病也。微黄,病深色渐加黑,故若火熏之也。
合两经下法以观病情生理,如身在冰壶腹饮上池矣。 于此可知伤寒为病,不在精之藏与不藏,而但有触犯即得为病。
张璐曰:病虽七、八日,尚发热脉浮数,仍属太阳表证。恶寒蜷卧,尻以代踵,脊以代头,俯而不能仰者,未尝非少阴痉也。
沉属少阴,不可发汗,而始得病时即发热,则兼太阳,又不得不发汗。小便数者,大便必□,不更衣十日,无所苦也,渴欲饮水,少少与之,但以法救之,渴者,宜五苓散。
此少阳不解,传入厥阴,阴邪上逆,故呕而头痛也。少阴病,下利脉微者,与白通汤,利不止,厥逆无脉,干呕烦者,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。
惟半夏散及汤,在前条为辛散温解之法也。脉浮而芤,浮为阳盛,芤为阴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