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阳明合病,太阳少阳合病,阳明少阳合病,必自下利,则下利似乎合病当然之症。凡水多与之,反以益阴邪,当量其消与不消,恐水渍入胃也。
脉浮为在表者何?汗出则阳胜,而寒邪自解矣。
用石膏以清胃火,是仲景于太阳经中,预保阳明之先着。六气为患,皆足以致痉,然不热则不燥,不燥则不成痉矣。
少阴阴虚,不能主内,外伤太阳之气,便假借太阳之面目。故阳盛则衄,阳盛则阴虚,阴虚则目瞑也。
叔和时太阳篇存者多,而失者少,他经存者少,而失者多。阳明之地整肃,则太、少两路之阳邪,不攻自解。
其行阴二十五度,常从足少阴之分,间行脏腑。但除胃口之热,便解胃家之实,此栀子豉汤为阳明解表之圣剂矣。